8月27日,乘着习习微风,北京化工大学农业调查小组跟随着农科院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实践团的组员们在基地内看到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大棚主体工程及内部配套设施已全部建成,拱棚内新培育的蔬菜品种已开始移植,户外苗木基地的苗木长势良好。远处规划中的办公大楼已经封顶。放眼望去,处处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据工作人员介绍,试验基地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科研、生产、培训三大板块,全面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将建设成为“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集农业科研、成果示范、教育培训和中试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基地。
实践团还有幸邀请到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白琦林博士为组员们讲解“种子杂交”的知识。其外,白博士还为组员们说明了山西主要以玉米为主要的农作物之因。组员们由此得知玉米具有投入少、收入高、管理方便的特点,国家现有的玉米种植面积大概有600万亩,仅次于小麦的种植面积。“国以民为本,农以种为先”,这是白博士教育我们的一句话,也是他致力于农业的目的。据白博士的介绍,中国的现状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再谈创新,种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为了更好的体验农村生活,实践团在参观完东阳实验示范基地后,又去体验了农家采摘的乐趣。组员们亲自采摘葡萄、桃子和苹果,亲自下田劳作、自己动手煮饭炒菜。
在今天的实践中,组员们从试验田学到了农业知识,在农家乐又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苦,还了解到了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十分具有意义。虽然烈日当空,但是组员们对农业调查的热情依然未减,组员们将继续保持这样的热情完成调查任务。
供稿:文法学院“农业调查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易明丽|摄影:文舒婷 赵芮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