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22日,测控1402班全体成员在主教411开展了名为“爱心包裹分享会”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参与4月19日“爱心包裹”志愿活动的经验,然后对该活动提出了意见与建议,最后交流对于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的看法。
本次主题班会由生活委员王梅晨主持。王梅晨同学是校勤工助学中心自强社的干事,主要负责由中国扶贫基经会举办的“爱心包裹”活动在本校的带队工作。首先,王梅晨同学简单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爱心包裹”志愿活动。“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购爱心包裹的形式,关爱贫困地区及灾区小学生。对“爱心包裹”项目有了简单的认识后,上周参加过此次志愿活动的同学们都走上了讲台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活动经验。
首先分享经验的是募捐到150元的郝银玉同学。她说:“劝路人募捐最重要的是不放弃。虽然你会遭受到很多人的拒绝,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有人募捐的。”接下来是荣鸿坤、陈文哲,王一超等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然后没有募捐到包裹的郭寰宇与蒋程文同学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表明清楚自己的身份,以至于遭到路人的误解。郭寰宇建议下次进行募捐时首先要向路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出示相应证件。主持人王梅晨补充到“若以后有路人向志愿者要求电话号码,以备以后联系募捐,千万不要留志愿者本人的联系方式,可以留下中国基金会的专项热线。”
之后,秦亮同学提出了几点在“爱心包裹”志愿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第一,志愿者不被路人信任,常常被误解。第二,活动范围过于狭小与固定。接触到的人不多,而且该小区附近的居民表示已经募捐过。希望可以扩大活动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公益活动。
“爱心包裹”活动已经为许多贫困地区及灾区的孩子提供了物资。在冬天,“温暖包”给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在夏天,“美术包”帮助他们描绘出彩色的梦想。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爱心包裹”的认识,提高了志愿服务能力,坚定了把这项活动做好的决心。
信息学院团总支(北区)
信息学院学生会(北区)
供稿班级:测控1402
供稿班级:测控1402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团总支、信息学院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