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院系动态

经济管理学院组织新生参观学校校史馆

作者: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0-10-11

2020922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新生代表前往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图书馆,共同参观了校园摄影展和校史馆。在我院讲解员黄位喆同学的引导和介绍下,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了我校文化与历史,激发了自身的爱校情怀和奋斗意志。

参观过程中,新生与讲解员积极互动,认真倾听,主动提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一幅幅记录北化发展点滴的照片中,在一面面讲述着北化历史的墙面上,同学们感受到了北化人的执著与坚定,用涅而不缁的行动和心志诠释着“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站在从北化走出去的名人伟人的照片前,同学们满怀敬仰之情:一路岂能无阻而顺行至今,只是有人不舍昼夜、用钢铁般的意志替我们开辟出一条光明大路。

辅导员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学习,共同感受了校史文化。

1958年建校以来,我校不断探索前进,不仅仅发展出强大的师资力量,更是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办学视野展向海外、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更多发展项目,20179月,我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年,我们的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20207月,我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风雨沧桑六十载,孕育无数栋梁材,北化人一直都在共同努力着,北化一直奔跑在前进的道路上。

“甲子薪传,筑梦百年”,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作为新一代北化学子,我们应有勤于自勉、精雕细琢的学者态度,我们应传承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今天我以北化为荣,明天北化以我为傲,我们应有“少年强则国强”的担当和拳拳爱国之心,为中华“更”崛起而读书。

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同学们回来后便记下了自己的感想,以勉励自己,更加奋发图强。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的莘莘学子,我们要将北化炽热的火炬继续传递,带着北化人的自豪,明白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谱写更动人的篇章。

工商A2001 颜文茹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迎着朝阳,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踏入了记录我校60年风雨华章的校史馆。初入眼帘的是一排我校标志性建筑的浮雕,每一处都是一个故事,一段铿锵岁月……在学姐的讲解下,我思绪万千……

一曰:临危受命,少年自强。

建国后,我国面临一片凋敝,三年恢复,五年计划……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面临各种技术难题,各项工业空白,在当时贫穷落后的新中国和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北化带着建设祖国,自立自强的使命诞生了,没有机器自己造,没有技术自己攻克,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就让刚毕业的学生站上讲台……就这样,北化一页一页地填补着我国的技术空白,北化的青年担起了国家安康,真是应了那句“青年不应该只知道泼墨茶香,更应该担起盛世太平”。

二曰:十年浩劫,兀自坚守。

文革十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全面停课,招生中断,但我们招收了六届工农兵学员,大幅度整改专业,培养了大批药学人才,为恢复高考,继续研究前沿技术时刻准备着,韬光养晦,终得云开见月明。

三曰: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校也颇具国际视野,与多所国际高校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与国际接轨的条件……在学校的悉心教导下,我校涌现出一大批各领域人才。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北化的基础已经由前人夯实,北化的未来还需我辈添砖加瓦,不负使命,不负韶华!

 

工商A2004 刘通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维九月,仰观校史。身为北化一份子,牢记其辉煌历史,承担其六十年风雨所积淀的责任与担当,并将其转化为北化发展最坚实的力量,即为观摩校史展览的最终要义。

六十年风雨同舟,六十年砥砺前行。时间的长河在一代代北化人的踏实奋进中蜿蜒流淌,北化的发展在一次次学术攻关中日趋蓬勃。一项项科研大奖是北化人“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精神的结晶,名人辈出的育人成果是“宏德博学、化育天工”校训的体现。处于世纪之交的北京化工大学经历了发展阶段中的深刻变革:历史性地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的行列,让学校向着顶尖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启用硬件设施完备的昌平校区,让北化人的教学环境更上一层楼。直到如今,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学科设置,增强科研能力,把握机遇,迎难而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已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多学科“双一流”重点建设院校,实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快速腾飞。

弦歌未已,薪火赓续。认同北化情感,传承北化血脉,弘扬时代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让北化之歌久久回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国贸2001 白汝晨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字里行间,一个名字逐渐浮现,那是新中国崛起的时代,充满爱国热情的学者们,初步建立起一所大学堂――北京化工学院。

走进校史馆,一张张新旧不一的照片映入眼帘,从化工学院创办到化工大学成立,它们在静静地述说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发展历程。纵观60余年大小事,作为北化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馆中,照片中每—张脸都给我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有建校的工人们,有历代沉稳的校长,还有兴高采烈的学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样东西,一枚旧校徽和一册作文本。校徽很漂亮,在射灯的映衬下,那熠熠生辉的,仿佛能温柔所有的流金岁月。而那本作文本,是一名学生使用过的,封面上的繁体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页面有些发黄,边角却十分平整,细小的裂纹,让我感觉到年代的久远,北化浓郁的学风由此可见一斑。

当我走出校史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阳光下红墙白瓦的校舍,涌动的人群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这都让我感觉脚下的土地并不苍老,反而觉着它焕发着青春与活力!

明窗之下,柔风徐徐。

灯下墨香,依依袅袅。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回忆着,意念随着墨香悄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